大发1分时时彩五星走势图
大发1分时时彩五星走势图
你的位置:大发1分时时彩五星走势图 > 新闻动态 > “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其实是工业化迷途的羔羊

“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其实是工业化迷途的羔羊

发布日期:2025-02-05 12:43    点击次数:181

印度在国防上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沙俄差不多,都是砸了很多钱,但没出啥效果,科研底子都比较差,所以也不是“慢工出细活”,而是怠工没活,说印度军工腐败,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印度的腐败可能比其他大国要严重得多,但是其他锅架的军工,实际上也都是有腐败和水分的,但是其他锅架的军工最后出活儿啊,而且基本上能满足要求,印度生产出来的武器几乎样样数据都不达标,这就非常匪夷所思了。印度理工培养的一堆印度人,去了美国,干活看起来也不赖,但是留在印度本土的,造的武器、写的代码软件等等,几乎没有能让国际用户十分满意的。虽然不想写这国怎定体问的段子,但印度的情况确实和制度有关,但制度不是说纯粹的政治制度或经济制度,还是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是“政治经济学制度”,这个东西比较抽象,能理解的自然能理解,不能理解的也就没办法了。印度虽然是亚洲少有的移植了西方代议制后没有发生军人干政事件的锅架,从这个“绩效评价”标准看,印度无疑是十分成功的,“配得上”所谓“世界最大皿煮锅架”的称号的,但是,印度的“皿煮”制度似乎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根本的作用,印度在形式上也废除了种姓制和弟煮制,但实际上这两样东西还是存在,那么就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被许多人看做“包治百病”的西式皿煮,为什么不能解决这种基础性的问题呢?

再者,印度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大部分经济发展的动能和英国殖民时期都差不多,原先莫卧儿时代给印度带来“出超”地位的纺织业和其他行业,现在都萎缩到满足锅内需求,而几乎不能撑起印度的贸易支柱了,印度的贸易常年逆差,如果不是金融的各类投资吸引几千亿美元顺差,印度的贸易逆差拿什么来堵呢?现在印度实体产业里比较出名的,IT外包、医药,本质上都是殖民产物,而非皿煮制度自身往往被吹嘘带来的,或者成功的列强所拥有的红利产业,例如高科技门类,IT外包是图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和卡纳塔克邦等一些英语教育水平较高地区的廉劳红利,这个英语也是英国殖民的遗产,而医药,这不只是印度有,巴基斯坦、孟加拉都有,这个就是生产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制药,而且,西方为什么乐意让印度盗版?一方面是他们锅内进口后价格低,另一方面是非常残酷的,印度和非洲的人命不值钱,所以西方可以肆无忌惮的在这些地方找“人矿”去试验药品,一个博帕尔毒气泄露,那么严重,都出成千上万的人命了,美国公司又赔了多少?要是在美国国内需要赔多少?对不对,医药公司在印度试验的成本和善后代价都远低于西方本地。说到底,这哪是什么皿煮制度或者印度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红利,简直就是新殖民主义一锅肉汤剩下的残羹冷炙,让印度和一些殖人吹上天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印度一些学者很直白的承认:二十年前,我们印度还雄心勃勃要赶超中国。但是二十年后,我们已经不说这句话了,我们知道我们赶不上,超不过。印度前央行行长也多次在各种刊物上发文表态,指出印度很难走工业化的道路发展经济,而应该继续发展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印度在大约三四十年前,差不多是发展经济的黄金期,那个时候有世俗化和比较大的国大党执政,而且1991年后也扩大了对西方的开放程度,完全可以废除一定的繁文缛节,例如《征地法》《劳工法》和税法中限制企业扩大、维护少数垄断的官僚资本(这主要不是锅企,而是一些受到政府特殊照顾的大型私企)的内容,即便不可能动摇农村的情况,至少也能打造出几个工业带,印度到现在工业发展实际上还主要是少数大城市单打独斗,基础设施也非常不到位。

莫迪着急多修多建,但和美国镀金时代的情况类似,很多腐败在工程招标中层出不穷,但美国大型工程一般都不会出安全事故,印度修的大桥、机场航站楼等,很多没走两趟,或者一场大雨,就塌了现原形了。这一点在昨天谈阿拉伯的意识形态社会,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失败的产物时已经提到了,因为他们历史上很不好的一个传统,造成熵增几乎是常态,不给你添堵就是烧高香了,更别提保证质量了。

我常说,通过腐败能看清楚一个锅架的内在结构,印度也不例外,对于弟煮-买办资产**这个最高统治层,他们就是印度的腐败1.0;至于他们维系的议会政治中官僚分肥,则是2.0;由他们支配的各级政/府的分管职务、公共工程和其他拨款和利禄的分配,则是印度腐败的3.0。种姓只是一个表象,实际上还是反映权贵与贱庶的分野,印度教之所以从婆罗门教改革成后来的印度教,本质上就是解决了中低种姓在变富变强后如何在社会和政治上获得更高地位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其他改革的教派是无力应对的,例如佛教、耆那教等等。

印度想要发展,政治集权或金融集权,一般来说应当选择后者,原因很简单,如果搞前者,本身就是和腐败1.0冲突的,而且美国等外部因素也不会答应,再者,工商业资本的剧烈变动,最后很有可能形成一个金融买办垄断资本的集团,他们可以和弟煮买办阶层合作,成为他们最主要的统治者和代理人,而他们的发展在经济上也比工业垄断资本更有可行性,现在印度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就是金融市场,这个远比工业要强得多,印度的工业在GDP里的占比远低于越南等同期的发展中经济体,而且几乎绝大多数产品都是逆差。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印度继续扩大金融自由化和开放程度,让印度形成各种金融工业集团,当然,他们的工业都很拉胯,与此同时,以工业化为幌子,或者说目标,允许美国为主的西方金融资本彻底冲垮印度的金融防线,在外部金融资本的支持下,形成几个最具优势的金融买办资本集团,由他们竞争/共治,最后当然是听美国主子的话了,这和其他美国的盟友,或曰“金融殖民地”的下场差不多。

作为回报,美国当然可以促进印度实现有限程度的工业化,但基本上和沙俄晚期的情况差不多,都是核心技术没有的那种工业化。不过也有一个不同,那就是沙俄时代,大量雇佣劳动是可能的,印度面临的AI和机器人遍地跑的世代,人口爆炸也可能成为彻底摧垮印度的稻草,而且是那种看起来没有可以避免的办法的毁灭。